距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完成督察反馈已经整整一年,很多人没想到,这次督察还会炸响一声惊雷。16日,接受督察的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8省(区)同时公开了中央环保督察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的问责情况,人被问责,其中厅级干部人(正厅级干部24人),处级干部人(正处级干部人)。如此多地方高级领导干部因为生态环境问题被问责,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有人疑惑,督察时曾有人盘点成绩,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不是已经问责了多人了吗,为啥还要再次问责?当时很多人感慨,被问责的都是基层干部,芝麻绿豆大的官挨了中央环保督察的“雷”。可这次连正厅级干部都有几十人,这又是为了啥?您不妨听麻辣姐说说。 与边督边改边问责的对象不同,此次督察聚集生态环境损害案件,问责层级大幅提高 先说说与当时被问责的人员的区别。中央环保督察的一条工作原则就是边督边改边问责。举个例子,接到百姓电话举报某处的烧烤扰民问题,派人查实,反馈地方,要求地方一边改正一边查清责任,该哪个部门、哪位同志承担的要逐一问责。百姓的举报大多是身边事,问责集中在基层,当时给人只拍“苍蝇”的错觉不足为怪。其实,对一些大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有一套自己的运行模式。 去年11月完成第一批督察反馈时,中央环保督察组就向地方同步移交了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其中内蒙古17个、黑龙江13个、江苏11个、江西11个、河南20个、广西9个、云南11个、宁夏8个,要求地方进一步核实情况,严肃追责。此次问责查处的,正是这些问题中涉及的人员。 那么这些“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到底包含了哪些?我们不妨看看8省(区)公布的一些典型案例。 比如,内蒙古乌梁素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在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西海岸开挖鱼塘亩,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乌拉特前旗环保局未按规定进行有效监督,对违规开工建设行为未予以制止。比如,云南违规在抚仙湖一级保护区江川区内建设金色抚仙湖九龙国际会议中心项目、澄江县老鹰地旅游度假村项目、江川区仙湖锦绣项目问题。玉溪市政府、江川区政府,省环境保护厅和玉溪市、澄江县两级环境保护部门都存在履职不力的问题。再如,江西省萍乡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年8家国控重点大气污染源企业中有7家存在超标排污问题,其中6家长期超标。萍乡市政府未对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单项考核和责任追究。萍乡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监管不到位、失职失责。 与上述案件相对应,问责都到了厅局级干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副市长、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局长邱进宝记被记大过并被免去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局长职务;云南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继武(时任玉溪市副市长)被行政警告,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人事处处长方雄(时任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萍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欧阳清新(萍乡市政府原副市长)和萍乡市政协副主席何义萍(萍乡市环保局原局长)被党内警告处分。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处,因生态环境保护不力被处分,绝不是“吃了别人的瓜落儿” 8省(区)公开问责情况,引发了不少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