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丨第一期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牙克石市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市域现代化治理工作,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基层法庭服务群众的桥头堡作用,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实现“只跑一次腿、一次性办好”。

建章立制+共治共享

无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牙克石市人民法院积极回应百姓呼声,提升服务意识,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制度带动工作方式改变。建立《诉讼服务一次性告知制度》,全方位规范立案服务,“一次办好”。制定《基层法庭与院内民事审判部门审理民事案件的分工与流转办法》,立案庭和6个基层法庭都可以接收当事人的起诉材料,对不属于本部门审理的案件,内部移送至对应庭室,让老百姓“只进一个门”就能立案。制定《立案庭审核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工作办法》,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诉讼模式变化,实现“家中立、就近办”。制定《关于民事、行政案件诉讼费退费和执行工作的实施办法》,规范诉讼费收取和退付工作。截止目前,牙克石市人民法院针对立案服务建立制度10余项,涉及立案接待、诉讼费收退、多元解纷、速裁快审等多方面,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规范诉讼服务各个流程节点。

为了解决当事人提供他人信息难、送达难等难点、堵点,牙克石市人民法院主动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信息互通平台,发挥能动作用,推动诉讼服务“向前一步”。与公安局联合制定《牙克石市人民法院、牙克石市公安局信息共享工作办法(试行)》,立案庭与公安网监部门通过网络对接,基层法庭与派出所对接,由公安机关负责协查当事人信息,随查随返,方便快捷。为解决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送达难问题,立案庭与交警部门对接,委托交警部门引导当事人进行送达地址确认工作,预留发生诉讼的送达地址,提高法院送达文书效率;为了便于受害方通过诉前保全及时查控侵权人的财产,由交警部门协助发放《诉前保全一次性告知书》,为了方便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由交警部门协助发放《民事立案一次性告知书》,让受害方“只跑一趟腿”就能完成诉前保全和民事立案。公安户籍部门办理落户、改名等业务时需要查询申请人在法院有无案件,为提高办事效率,立案庭、基层法庭依托信息协查模式,为户籍部门开通快速通道。针对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庭与劳动仲裁中心对接,劳动仲裁中心送达仲裁裁决时一并送达《民事立案一次性告知书》、《执行立案一次性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实现仲裁前置和诉讼立案的无缝对接。

网上立案+线下通道

以“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为目标,市区乡镇、网上线下,全方位受理当事人起诉。对当事人选择网上立案的,除确有必要现场提交材料外,一律网上办理。立案庭指定专人负责网上立案审核,自行打印卷宗材料,非必要不要求当事人补充纸质材料,平均审核期限控制在2个工作日以内。年以来,审核网上立案件,其中涉企案件件,律师平台申请件,通过率84%。

对当事人选择现场提交立案申请的,落实首问负责制,实行“一对一”服务。为涉企案件、涉农牧民工工资案件、退役军人案件开通绿色通道。诉讼服务大厅放置自助打印机、自助服务终端,便于群众自助打印起诉书、查询办案法官和办案进程。立案庭和基层法庭设立跨域立案窗口,协助当事人沟通管辖法院、移送诉讼材料。在牙克石非诉纠纷调处中心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人民法院24小时服务在身边,为当事人提供多元高效、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在林都警务室设立法官工作站,在老年大学建立老年人工作站,法官助理定期坐班,做好诉讼引导、材料接收工作。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立案。

容缺受理+限期补正

针对民商事、行政、执行、刑事自诉、诉前保全五大类案件,分别制定《立案一次性告知书》,公示立案所需的材料和各个环节的流程节点、办理时限等。申请人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非关键性材料存在瑕疵或缺失的,一次性告知应当补充的材料和期限后先行“容缺受理”,需要补充的材料在开庭时向主审法官提供,避免让老百姓“再跑一趟”。

牙克石市人民法院紧扣市域治理需求,发挥司法能动作用,以“1个诉讼服务中心+6个基层法庭+2个法官工作站+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的诉讼服务网,覆盖全市6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乡镇,包括线上线下,不断提高一站式建设的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为牙克石市域治理现代化注入审判活力。

供稿:立案庭廖宏岳

原标题:《一站式建设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注入审判活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keshizx.com/yksxc/133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