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tslf/白癜风有看好的没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1209/7673934.html博克图系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博克图镇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东邻阿荣旗,南接巴林镇,西毗绰源镇,北与乌奴耳镇以大兴安岭主峰为界。博克图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镇区中心沿铁路博林线与滨洲线在此交汇,地势呈南低北高,相差公尺,上下行列车经由博克图车站必须停车增加补给,加挂机头。博林线55.5.13下行(留丹先生藏品)火车邮局24.7.20满绥四号戳(台湾林志明先生藏品)因铁路分布在群山环抱的峡谷中,分上坎、下坎、东沟、西沟,形成不规则的块状集镇,故当地人称“东西沟、上下坎,房屋建在山坡上,白天抬头见高楼,入夜灯火连星空”。有“昼看山景夜观楼”的美称。光绪二十九年(年)东清铁路(即中东铁路)通车后,沿线博克图站区设电话所,有民用电话。东清六月初十第一段四号火车邮局戳(台湾林志明先生藏品)光绪三十四年(年)1月15日,俄国在博克图、免渡河设立客邮局,这是牙克石近代邮政之始。在当时的中东铁路沿线各站,不论大小都设有俄国的客邮。民国八年(年)7月,设博克图电报电话局。民国十一年(年),设博克图邮政局。民国十五年(年),博克图升二等邮局,经办代收货价、开办汇票业务。伪满洲国(年3月1日-年8月18日)时期,设置博克图邮政局。民国三十五年(年)重设为博克图邮政局、电报电话局。年1月划入喜桂图旗,年改称博克图镇。年巴林镇撤销,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博克图镇,合并后的博克图镇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根据本人收集整理内蒙古东部区相关邮政资料,发现博克图虽然是一个镇,但因其处在铁路博林线与滨洲线的交汇点上,当时统归黑龙江督军管辖,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加之境内地势险要,且多隘口,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军事地位极为重要。由此对邮政封戳也产生了极大兴趣,经过归拢、汇总,分别找到二十余种不同时期的封戳片进行展示说明,探寻民国至今“博克图”在各时期、各阶段邮政机构的不同设置、不同管辖、不同刻制、不同使用的演变过程。民国十五年(年)博克图挂号中转哈尔滨寄苏联西式实寄封。封面手书俄文收件人地址姓名、寄件人名址等。封面盖黑色“黑龙江博克图邮局第号挂号”戳,“”为手填。封背贴民国帆船邮票棕黄色1分一枚、绿色4分两枚,符合当时国内各局互寄挂号邮资9分(信函4分+挂号5分=9分),销9月25日博克图英汉腰鼓式日戳、9月26日哈尔滨实线三格式中转戳,贴挂号残条。民国十五年(年)“博克图”英汉腰鼓式日戳。上格左读“POKOTU”,中格汉文数字日期右读“十五年九月二十五(.9.25)”,下格右读繁体字“博克图”。年博克图寄德国实寄明信片(截图《北京嘉德拍卖》网络版)民国十六年(年)博克图中转牙克石寄德国实寄明信片。片正面手书英文收件人地址姓名、寄件人名址等。正、背合贴民国帆船邮票加盖“限吉黑贴用”棕黄色1分二枚、绿色4分一枚,符合当时国际寄递明信片邮资6分,销博克图9月26英汉腰鼓式日戳、9月28日黑龙江雅克石外实内点线三格式日戳和兴安岭中转戳,片背图为彩色哈尔滨东清铁道厅(非常遗憾嘉德拍卖网络版未有此片背图,不能一睹芳容,只能参考拍卖说明)。民国十六年(年)“博克图”英汉腰鼓式日戳。上格左读“POKOTU”,中格汉文数字日期右读“十六年九月二十六(.9.26)”,下格右读繁体字“博克图”。民国二十三年(年)3月1日,爱新觉罗·溥仪在“新京(长春)”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国号“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元“康德”(康德元年即年)。大满洲帝国时间为年—年中华民国期间。同期将博克图划归兴安省管辖。康德元年吉林新京(长春)寄博克图实寄封(截图《北京嘉德拍卖》网络版)康德元年(年)吉林省新京(长春)头道沟寄博克图实寄封。封面手书“博克图邮局于梅勋先生启”。正贴伪满洲国4分邮票加字改值“暂作1分”三枚,符合当时伪满洲国内寄递信函邮资3分,销“吉林省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新京头道沟”实线三格全汉文日戳,旁盖“兴安省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博克图”实线三格全汉文到达戳。康德元年(年)“博克图”实线三格全汉文日戳。上格右读“兴安省”,中格汉文数字日期右读“元年六月二十九日(.6.29)”,下格右读繁体字“博克图”。康德二年兴安博克图寄河北三河欠资改退实寄封(截图《北京嘉德拍卖》网络版)康德二年(年)兴安博克图寄河北三河欠资改退实寄封。贴伪满洲国第三版普通邮票3分一枚,封面销兴安博克图5月7日三格实线全汉文日戳。因此时中华邮政不承认伪满洲国邮资,故经山海关邮局中转时邮票国名及邮戳伪满洲国年份处用毛笔涂黑。封面再分别盖临榆大型欠资戳、“此件系本局承转所有无效邮票表示之邮资均由本局赔缴山海关汇通转递局印”紫色竖条副戳和兴安铲去“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博克图实线三格全汉文到达戳。封背分别盖河北二十四年五月九日(.5.9)临榆(山海关)点线三格中转戳,河北二十四年五月十一日(.5.11)三河点线三格到达戳,北平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6.22)实线三格汉英日戳。康德二年(年)“博克图”实线三格全汉文日戳。上格右读“兴安”,铲掉“省”字,中格汉文数字日期右读“二年六月二十九日(.6.29)”,下格右读繁体字“博克图”。民国三十六年(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成立,同年的6月25日设内蒙古自治政府邮电管理局,辖今兴安盟地区内的邮电各局所。同年11月28日,王爷庙街易名乌兰浩特市。王爷庙电报电话局与王爷庙邮政局合并改称乌兰浩特市邮电局。民国三十八年(年)5月1日,内蒙古邮电管理总局于乌兰浩特市成立,同时将原内蒙古自治政府邮电管理局改称兴安邮电管理局,仍辖今兴安盟地区邮电局所。年“博克图”实线五格梳式日戳。上格上弧度右读“博克图”,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左读“51.7.2”,下格下弧度左读“蒙6”,上下月牙呈对称梳式。这种刻制形式,应属于蒙绥合并前内蒙古邮电管理总局统一刻制并配发的顺序号,“蒙6”为博克图局(此戳是《民族集邮论文精选汇编第二卷第1册》中戳图,原件为内蒙古著名邮学家金立和先生藏品)。年“博克图”实线三格半梳式日戳。上格平行右读“博克图”,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左读“52.9.9”,下格半梳式及下弧度左读“后8—12”。年“博克图”实线三格半梳式日戳。此戳上中下格均为左读。上格平行左读“博克图”,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左读“54.12.19”,下格半梳式及下弧度左读“后0—4”。此戳为延期使用。年3月6日,绥远省邮电管理局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邮电管理局。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绥远省建制,蒙绥正式合并,内蒙古开始使用统一格式的蒙汉双文字邮戳。年“内蒙博克图”点线三格式双蒙文日戳。戳径25mm。上格“内蒙”中间夹双蒙文,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58.7.28.17”,有时间字钉,下格“博克图(甲)”。年“内蒙博克图”点线三格式双蒙文日戳。戳径25mm。上格“内蒙”中间夹双蒙文,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59.9.23”,无时间字钉,下格“博克图(甲)”。年“内蒙博克图”点线三格式双蒙文日戳。戳径25mm。上格“内蒙”中间夹双蒙文,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61.4.20.8”,有时间字钉,下格“博克图(乙)”。同时期博克图属下邮电所也分别使用了统一格式的带有两级地名的邮政日戳。年“内蒙博克图雅鲁”点线三格式双蒙文日戳。戳径25mm。上格“内蒙”中间夹双蒙文,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55.12.11.8”,有时间字钉,下格“博克图雅鲁(处乙)”。年“内蒙博克图兴安”点线三格式双蒙文日戳。戳径25mm。上格“内蒙”中间夹双蒙文,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56.10.16.11”,有时间字钉,下格“博克图兴安(处甲)”。年“内蒙博克图苏格”点线三格式双蒙文日戳。戳径25mm。上格“内蒙”中间夹双蒙文,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57.10.4.10”,有时间字钉,下格“博克图苏格(处乙)”。年“内蒙博克图苏格”点线三格式双蒙文日戳。戳径25mm。上格“内蒙”中间夹双蒙文,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3.8”,无时间字钉,下格“博克图苏格(处甲)”。年全国开始统一刻制使用五格腰框式邮戳。此时内蒙古全区正值推广普及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新蒙文。体现在邮政日戳上,即开始刻制“内蒙古”和新蒙文字样的双文字日戳。新蒙文从年开始使用,至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通知全区停止使用,前后使用不到一年。但体现在邮政日戳上,个别地区一直延续使用至年底。年“内蒙古博克图巴林”五格窄腰框式新蒙文日戳。戳径30mm。上环“内蒙古博克图”,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9.22.8”,有时间字钉,下环“巴林及新蒙文”,下月牙1号戳。年8月至年7月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分别划归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邮电随之隶属。同时也体现在邮政日戳上。年“黑龙江喜桂图旗博克图”五格窄腰框式老蒙文日戳。戳径30mm。上环“黑龙江喜桂图旗”,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12.26.8”,有时间字钉,下环“博克图(支)及老蒙文”,下月牙“电1”。年7月,东部区三个盟在划出东三省管辖十年后陆续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此时全国正在推广使用简化字,同时也体现在了邮政日戳上。年“内蒙古喜桂图旗博克图”五格窄腰框式老蒙文日戳。戳径30mm。上环“内蒙古喜桂图旗”,其中“蒙”为简化字,中格阿拉伯数字日期“.3.6”,无时间字钉,下环“博克图(支)及老蒙文”,下月牙“5”。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喜桂图旗,改建牙克石市。年1月1日,正式实行市建制。年“内蒙古牙克石博克图”无框式老蒙文日戳。戳径30mm。上弧“内蒙古牙克石”,中间阿拉伯数字日期“.2.12.11”,有时间字钉,下弧“老蒙文及博克图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隶属呼伦贝尔市至今。年“内蒙古牙克石博克图”无框式老蒙文日戳。戳径30mm。上弧“内蒙古牙克石”,中间阿拉伯数字日期“.10.12.11”,有时间字钉,下弧“老蒙文及博克图5”。年“内蒙古牙克石博克图大直街”无框式老蒙文日戳。戳径30mm。上弧“内蒙古牙克石”,中间阿拉伯数字日期“.12.05.16.”,有时间字钉,下弧“老蒙文及博克图大直街”。年“内蒙古牙克石博克图大直街收寄”无框式老蒙文日戳。戳径30mm。上弧“内蒙古牙克石”,中间阿拉伯数字日期“.04.27.16”,有时间字钉,下弧“老蒙文及博克图大直街收寄”。年“内蒙古牙克石博克图大直街投递”无框式老蒙文日戳。戳径30mm。上弧“内蒙古牙克石”,中间阿拉伯数字日期“.06.12.11”,有时间字钉,下弧“老蒙文及博克图大直街投递”。参考资料:1.《内蒙古建制沿革概览》张宇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年10月第1版2.《内蒙古自治区志?邮电志》张树旺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年4月第一版3.《呼伦贝尔盟邮电志》呼伦贝尔盟邮电局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年12月第1版4.《兴安盟邮电志》兴安盟邮电局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年10月第一版5.《牙克石市邮电志》牙克石市邮电志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年2月第1版6.《民族集邮论文精选汇编》第二卷第1册,民族集邮学术委员会7.《中国嘉德拍卖》网络版8.特别鸣谢台湾林志明先生,浙江龙泉留丹、内蒙古呼伦贝尔李保錚、王伟、戴辉等邮友提供部分戳图资料三哈两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