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帮助您远离冬季心理疾病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24481.html

7月23日,我国首部较少民族语言工具书《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段志强,自治区副主席郑宏范,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新乐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向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赠送《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

7月23日,我国首部较少民族语言工具书《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段志强,自治区副主席郑宏范,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新乐出席新闻发布会。记者金泉摄郑宏范在致辞中指出,作为模范自治区,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来,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的出版发行,是自治区政府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加大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保护力度,全面系统整理、收录、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国家语言资源服务系统,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重要举措。内蒙古自治区较少民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语言保护与传承项目编纂工作于年底正式启动。《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以辞书形式排版,辅以电子发音,不仅方便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教学和使用,还将为保护传承繁荣民族历史文化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鄂温克语常用语发音词典》《达斡尔语常用语发音词典》也进入编审过程。

鄂伦春族

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之一

鄂伦春语

世界濒危语言之一

鄂伦春族

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通过鄂伦春语的口口相传

才将森林狩猎文明延续至今

《鄂伦春常用语发音词典》

的正式出版发行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于民族有益

于文化有功

于人民有福

《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正式出版发行《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以辞书形式排版,辅以电子发音,不仅方便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教学和使用,也将为保护传承繁荣民族历史文化发挥重要作用。《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的编纂初衷是为了教学使用,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是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保护方式的一种新尝试。在编纂过程中,编纂团队克服诸多的的形态、句法、跨文化的语义传输等问题,将鄂伦春人口口相传的常用词语,按照学术规范和鄂伦春语的实际使用情况,采用国际音标来标记并加以解释。在实际编纂过程中,向近六十位鄂伦春族同胞请教,并对词典中的词条进行反复论证,期间十易其稿,基本做到了语音的准确、严谨。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我们扛起责任少数民族语言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鄂伦春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正是靠着千百年来鄂伦春语的口口相传,才将森林狩猎文明延续至今。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和发展,鄂伦春语也面临着消失的困境,而随着语言的失传,同时遗失的还会有和它血脉相连的森林民族和森林文明,而词典的编纂是挽救濒危语言的重要方式之一。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采取多种形式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早在年底,编纂内蒙古自治区较少民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语言保护与传承项目就已正式启动。7月23日,《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已正式出版发行,鄂温克语和达斡尔语常用语词典也进入了编审阶段。其中,《达斡尔语常用语发音词典》收集整理了近余词条,《鄂温克语常用语发音词典》收集整理了鄂温克族的七个亚流域方言。不久后,这两部词典也会和大家见面。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我们不断创新

《鄂伦春语常用语发音词典》以辞书形式排版,同步研发了APP智能应用操作系统,该系统将资源、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结合,构建民族语言学习在线平台,标志着少数民族的语言保护进入系统化、数字化阶段,这是探索保护濒危语言的有益尝试。

同时这个系统不仅是一个保护、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平台,更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资源库,将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词典》的出版和APP的开发,对于保持鄂伦春语言的生命力,保护鄂伦春族人民创造的山林狩猎文化这一“中国北方原始文化的活化石”,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于民族有益、于文化有功、于人民有福。

来源:内蒙古统一战线官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keshizx.com/yksrk/6084.html

------分隔线----------------------------